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学入学 上海幼儿园入园 杭州小升初/中考 杭州小学入学 北京小升初 北京小学入学 北京幼儿园入园 成都小升初专题
成都幼儿园入园 广州小升初 广州小学入学上海小学排名 北京小学排名广州小学排名 重庆小升初 深圳小升初 2017杭州小升初
今年的教师节仍如往年一样,家长“跟风”送礼忙,教师苦笑“被收礼”。双方又陷入收与不收,送与不送,欲收不能,欲罢不可的两难困局。家长觉得教师节一年一次,别人送礼我不送,自家孩子是吃亏;而老师一样为难,同样面临着收与不收的考验。
家长有错吗?其实他们大都清楚给老师送礼不对,可是不送似乎又处于弱势,担心孩子吃亏,送礼总归比不送好。送礼在中国是常态,在“礼出心安”的心态下,若不收,家长无以安心,认为你拒绝是因为对其心存成见,会区别对待他的孩子。这股风气“绑架”了双方,造成的结果是近几年礼品的数量越送越多,档次越送越高,最后陷入了攀比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处于这种两难境地的不止是校园师生送礼风,整个社会皆是如此。做事不问能否办成,而是先“托人”、“找关系”、“备礼品”、“送红包”,送与不送,收与不收成了纠结所在。加之原本正常程序就可以办成的事,事后也会给经手的办事者一个红包,使办事的成本不断增加,风气逐渐形成。“送礼”成了横亘于社会所有关系之前的必经程序,已是默认的潜规则。教师节送礼不过是这种社会病态的微观写照罢了。
从另个角度讲,家长送礼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了孩子,但这种通过物质去交换孩子“特殊待遇”的做法,难道不是“坑”孩子吗?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都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如果洞悉情由,怕是不妥。有哪位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就受大人功利思想的影响,不把心思放在课本课堂而是花在“拼爹”上?又有哪位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就学会大人的请客送礼之习气而不去平等竞争?
送礼渐成社会“潜”规则,是因为道德、法律这些“显”规则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权力变相兑换以及利益互换等现象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得到禁止。偶有严令,则偃旗息鼓,待严打时期一过,仍旧弥漫开来。世人对此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渐渐当作正常规则行使,这是社会的悲哀。
在现代这个资源化生存的社会里,“送礼”与“被送礼”泛滥成灾,无处不在,只是社会潜规则的一个缩影。根除不易,因为成因复杂且根深蒂固。
眼看又要到了教师节了,我国的教师节开始于1985年到今年是第29个年头了。这29年很多东西在变,而教师节的礼物也在变化当中,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简单却人情味浓郁的贺卡鲜花,进入新世纪后逐渐“升格”为“厚礼”。
又是一年教师节,那些鲜花伴着那些祝福,那些卡片伴着那些感动,那些短信承载着那些记忆。老师们,节日快乐,你们辛苦了。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曾几何时,老师是多么高尚受人尊敬的职业,但是现在有些老师的行为却让中国老师越来越妖魔化。
编辑推荐:
教师节变送礼节?教师节需要回归
这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教师节
纠结:送礼Or不送礼给老师 怎么送?
教师节您送礼了吗?
2014教师节又快到了,送礼吗?
思考:教师节变送礼节 谁之过?